不过,即便如此,今年7月第三产业用电15.3%的超高增速,还是让人眼前一亮,这比上半年平均增速(9.2%)还要高6.1个百分点,环比6月更是大增17.6%。
督查期间,王晓林一行先后深入峰会保电现场应急指挥部以及重点变电站开展现场检查,实地了解保电措施落实情况,并召开G20杭州峰会保电工作会议,传达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关于保电工作的要求,听取浙江省电力公司、浙江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保电工作情况汇报。王晓林强调,各有关单位要全力以赴完成保电工作各项准备、保证安全可靠供电、保障电力行业网络与信息安全、做好电力设施安全保卫、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确保G20杭州峰会期间电力保障万无一失
不过尽管库存高企,但由于成本较低,部分电力企业仍有利可图,而这部分盈利空间,正是刺激各地继续新增电力项目的根源。仅有3%的受访者认为,此举将进一步推进政府部门简政放权。35%的受访者表示,在电力改革发展中,此举将起到促进电力项目建设秩序的积极作用。此举旨在切实维护电力建设秩序。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在即,新能源产业势不可挡,要看重清洁能源的可持续性,政府要坚决控制好火电站的建设投入,进一步清理、规范已核准火电项目的报建审批工作,规范电力项目开工建设秩序,促进清洁能源发展。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电力项目开工建设秩序的通知》,清理规范报建审批事项,明确电力项目开工标志,切实维护电力建设秩序,协调指导煤电开工建设,规范煤电有序开工建设,加强开工建设专项检查,严肃处理违规建设行为。那么,此次规范电力项目建设对于电力改革发展有怎样的积极作用?日前,中国电力新闻网以及中电传媒微博、微信、论坛就该话题发起调查活动。8月份以来,陕西省陕南、关中地区连续出现高温少雨天气,目前全省共有304万亩秋粮作物受旱,多地出现重度干旱,若不能及时灌溉,将直接影响秋粮产量。
国网陕西电力在大力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同时,推进井井通电工程,及时改造及更换一些边远农村供电能力较差的低压排灌线路,全力做好排灌电力配套设施建设,切实解决群众灌溉用电卡脖子问题。各级抗旱保电实行24小时值班,抢修人员坚守岗位,抢修物资材料调配齐全,保证群众抗旱用电无忧。根据近期气温高、旱情重,群众抗旱用电需求大的实际,该公司开通抗旱用电绿色通道,方便群众机井报装接电。陕西省作为西部农业大省,各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广,抗旱灌溉用电需求较大。
面对严重旱情,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多措并举、主动出击,在全省成立120余支抗旱保电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排查供电设施安全隐患,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抗旱供电服务8月份以来,陕西省陕南、关中地区连续出现高温少雨天气,目前全省共有304万亩秋粮作物受旱,多地出现重度干旱,若不能及时灌溉,将直接影响秋粮产量。
为保证抗旱期间陕西省排灌用电安全可靠,国网陕西电力全面开展低压排灌线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摸底排查全省抗旱机井,重点查看供电线路、设备是否存在隐患缺陷,逐户测试漏电保护装置,保证漏电保护器投运率、正确动作率均达到百分之百。陕西省作为西部农业大省,各类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广,抗旱灌溉用电需求较大。面对严重旱情,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多措并举、主动出击,在全省成立120余支抗旱保电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排查供电设施安全隐患,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抗旱供电服务。水来了,水来了,这下终于可以浇地了,太感谢咱供电员工了。
各级抗旱保电实行24小时值班,抢修人员坚守岗位,抢修物资材料调配齐全,保证群众抗旱用电无忧。国网陕西电力在大力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的同时,推进井井通电工程,及时改造及更换一些边远农村供电能力较差的低压排灌线路,全力做好排灌电力配套设施建设,切实解决群众灌溉用电卡脖子问题。8月15日,在陕西省宝鸡市天王镇西尧村的玉米地里,村民们欣喜地看着水泵里的水哗哗地流进干涸的田地。根据近期气温高、旱情重,群众抗旱用电需求大的实际,该公司开通抗旱用电绿色通道,方便群众机井报装接电。
该公司还组织各地一线运维人员在用电高峰时段对涉及农村排灌、用电负荷相对较大的10千伏线路开展夜巡、负荷测量、交跨测量及红外测温,及时处理设备缺陷和线路隐患。各基层供电所员工头顶烈日,加班加点,保证机井打到哪里,线路设备就架设到哪里,做到电力配套到位。
陕西省农业厅、水利厅已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全力以赴应对旱情,千方百计扩大灌溉面积,努力减轻高温干旱对秋粮作物的影响。该公司要求基层供电所要主动加强和各乡镇政府的沟通联系,随时掌握群众抗旱过程中对电力保障和服务的需求,及时研究解决农村抗旱用电问题,形成政企共商、配合有力的抗旱保电联动机制。
7月下旬以来,该公司积极组织所属基层单位配合各级政府做好机井的新装及临时接电工作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供电股份有限公司已被列入广东省经信委售电公司目录,具备参与广东电力市场资格。交易机构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交易职能上,由交易机构负责市场交易;组织形式上,按照政府批准的章程和规则组建交易机构;运营管理上,日常管理运营不受市场主体干预,接受政府监管;人员任命上,高级管理人员由市场管理委员会推荐,依法按组织程序聘任。上游价格变化可以很灵敏地传导到下游,这意味着市场可以随着供求关系的调整来起伏变化。节能服务企业会因其发电资产优势、特色能源优势以及节能方案优势等,在资本市场中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若剔除受电价保护的第一产业及城乡居民用电,市场容量约为2.3万亿元。
行业公共权力垄断。正在规划中的河北正定新区,配售电改革试点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成为河北首个配售电改革试点。
改革后市场刚刚起步,各类资本应关注各类发电主体、新能源企业、微电网企业、节能服务企业、电力环保企业、电力工程企业等,若其能成为第一批脱颖而出的独立售电公司,将会直接引领整个行业的发展,成为行业领军人。9号文和与之配套的10个文件出台后,各省级政府响应时间不尽相同。
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变化?未来电力行业将朝哪个方向发展?行业垄断 隐患无穷让我们先来回顾下电力行业改革里程。社会资本机遇何在根据中国电监会披露的最新《电价监管报告》,全国平均销售电价约为0.492元/千瓦时,2015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约为6万亿千瓦时,粗略测算全国售电市场容量在3万亿元左右。
10KV及以下的核心技术被ABB和施耐德等外国企业掌控,留下很大隐患。《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电网企业可以参加售电业务。电改9号文明确提出,应该放开两头,管住中间,放开输配以外的经营性电价,放开售点和增量配电业务,设置独立的电力交易平台。各地还需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相配套的细则;同时,长期垄断的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需要根据改革做出战略调整,积极尽快适应改革后的市场。
这将完全打破目前我国电力市场的交易模式,为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提供条件。受制于电老虎的垄断,多年来电力行业一直是社会资本想进又进不去的领域。
电网不准发电厂向大用户直接供电,而是必须送到电网,然后电网再向用户供电,电网从中收取过网费。这三大市场化红利将会使以下三类企业获益:具有竞争力的发电企业和第一批售电牌照获得者,主要包括试点区域内有望获得售电牌照的企业以及龙头发电企业。
这样可以有效打破电网行业的信息不对称,直接促进整个电力市场的交易的公平和公正。《关于推进输配电价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按照准许成本加合理效益的原则,有序推进电价改革,理顺电价形成机制。
概括来说,9号文主要确定了三开放,一独立的原则,即放开输配以外的经营性电价、放开公益性调节意外的发电计划、放开新增配集电市场,交易机构相对独立。电网也不许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容量过大;设置备用电源的工业企业每年必须向电网缴纳容量电费。截至5月中旬,已有19家省级电力交易中心成立,华北、华中等区域电力交易中心也在酝酿之中。当然,经过最初的改革发展,中国基本解决了国内的硬缺电问题,企业的经验管理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整个系统能比较健康地运行,但是电力行业因垄断遗留的问题并未解决,各种挑战不断出现。
发电侧放开后,竞争将造成市场分化,尤其是拥有优质水电、坑口煤电、核电等低成本发电资产的企业,以及形成规模效应的发电集团将在市场化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改革的内容是政企分开,撤销电力部,代之以国家电力公司,承接原电力部下属的五大区域集团公司、七个省公司和华能、葛洲坝两个直属集团。
国网公司的强权体制阻碍了中国6万亿度电力消费能力与10亿千瓦电力装机总量间的市场互动,丧失蓬勃向上的市场活力。市场规模垄断。
盈利模式的改变,意味着未来电力过路费将被从黑箱中拉出,直接写到纸面上。新一轮电改:三开放一独立随着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电力能源需求进入一个相对平缓期,再度推进适当、适度改革的行业环境基本具备。
留言0